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三伏天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。三伏,顾名思义有三个阶段,初伏、中伏和末伏。此时正值中伏,有不少市民关注着三伏天要怎么吃?有什么饮食讲究?为此,记者走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访该院临床营养科,该科医生提醒市民:三伏天的饮食应尽量做到“两少两多”。
三伏天饮食切记“两少两多”
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黄瑜芳介绍,三伏天饮食的“两少”是指,一要少喝冷饮、少吃寒冷食物。在天气炎热时,不少人喜欢喝冷饮、吃冰镇西瓜等降温解暑。而夏季我们的肠胃大多处于充血状态,血供丰富,过量摄入寒冷食物极易败伤脾胃之气,进而容易引起胃痉挛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,还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,导致不思饮食。
(资料图片)
二要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,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。黄瑜芳介绍,清淡的饮食比如胡萝卜、西红柿、黄瓜等等,这些食物都具有健脾养胃的功能;油炸食物、烧烤等油腻辛辣的食物在三伏天应尽量少吃,容易上火。
饮食“两多”是指,一要多喝水,推荐温开水或淡茶。一般而言,推荐成人男性每天摄入1700ml水,而女性则1500ml。高温天气下,应该增加饮水量,可达2000ml以上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。此外,夏日炎炎,人们经常大汗淋漓,电解质流失也随之增多,尤其是钠钾离子。黄瑜芳提醒,市民应该适当补充一些盐水或电解质水并多吃些富含钾的食物,如香蕉、大豆类、紫菜、胡萝卜等蔬菜或水果。
二要多吃酸味和苦味食物。酸味食物有助于改善夏季食欲不佳的现象,而苦味食物具有消暑清热、促进血液循环和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。三伏天吃些苦瓜、苦菜或者凉茶等苦味饮料,有助于清心去火、提神醒脑,增加对高温的适应性,预防中暑。
三伏天调理脾胃,健脾祛湿是关键
三伏天养生饮食,做好这一点至关重要,那就是调理脾胃,健脾祛湿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余思燕介绍,中医认为,长夏主化,而中焦脾胃主运化,起承上启下作用,发挥着对食物的消化、吸收、转输的作用,并参与水液代谢过程。有强健的脾胃才能更好地运化食物,从食物中汲取更多营养物质,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目的。
余思燕介绍,盛夏期间,不少人自觉食欲下降,甚至有明显疲乏感,这种天气没胃口主要与机体湿气重有关。正所谓,湿困脾土,脾胃功能下降,脾胃的小轮不转,当然吃不下,吃不香。当人体摄入的能量不够时,人就会出现体乏、无力,精神萎靡等症状,同时湿重还会引起头晕,头重,四肢困重。因此,三伏天期间调理脾胃,健脾祛湿不可忽视。
余思燕介绍了两种健脾祛湿饮食方法,一是要注意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,减少外源“湿气”。首先要饮食均衡,清淡饮食。三伏天虽热,但不要贪凉贪冷。贪食生冷食物容易导致内环境寒湿,脾胃失调,因此冰淇淋、雪糕、冷饮、冰西瓜、冰水等少吃。此外,少吃油腻、过甜(富含添加糖)的食物,因为这类食物容易增加人体湿气。同时要避免长期待在空调房,并且空调温度不宜太低,以26℃~27℃为宜。
二是要适当运用药膳,去除内源“湿气”。自古以来,药膳在祛除疾病和防病养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如白扁豆,薏苡仁、茯苓、芡实、鲫鱼、山药、五指毛桃等有较好的健脾渗湿功效,而赤小豆、荷叶、冬瓜等可利水消肿,陈皮、山楂、豆蔻等则理气开胃,均可在三伏天期间多加以食用。
小贴士:健脾祛湿药膳推荐
推荐1:山药薏米小米粥
原料:山药 250克、薏米 50克、芡实 50克,小米50克(1~2人份)
适合人群:脾虚湿热者,也可用于夜尿频多、腹泻者
推荐2:五指毛桃扁豆老鸡汤
原料:五指毛桃50克、党参30克、(炒)白扁豆30克、茯苓30克、老鸡半只,生姜3片(2~3人份)
适合人群:脾虚湿蕴者,见腹胀纳呆、大便稀烂、头身困重、舌淡胖边有齿印、苔白腻等症
推荐3:茯苓甘草茶饮
原料:甘草3g,茯苓10g(1人份)
适合人群:适合体质偏热,有长痘、口臭、浮肿、水肿、湿疹的人群